肯尼亚单方撕毁工程合同,拒赔176亿违约金,5年后再求合作
基建设施建设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国内的传统基建项目建设已经渐渐趋于饱和状态,为了寻求可持续性的发展,让基建项目继续发挥带动和牵引效应,同时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国家在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倡议提出后,我们获得了非洲大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例如电信、铁路、港口、公路、能源设施等。
在这些非洲国家当中,肯尼亚可以说是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以及潜力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投资建设了大量的交通基建项目。例如,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内罗毕高速公路、内罗毕东环城路、拉穆港、孔扎科技城等。这些也给中肯之间更大的贸易合作创造了条件,目前中国是肯尼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另外,这些基建工程也为当地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就业岗位,并培养了一批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
在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中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在肯尼亚新签合同额32.37亿美元,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25份,完成营业额29.57亿美元。从这些数据来看,一切都是这么的其乐融融,但其实中肯之间曾经也有过不愉快的合作。在2013“一带一路”倡议刚开始提出时,乌胡鲁·肯雅塔击败对手拉伊拉·奥廷加成功当选肯尼亚第四任总统,为了改变肯尼亚贫瘠落后的经济发展现状,当时的政府决定要先对交通进行建设。旅游业是肯尼亚的经济支柱产业,但与旅游业配套的机场却寥寥无几,国内仅有3个老旧的机场。这其中最大的机场——肯雅塔机场,已经投入使用了60多年,旅客吞吐量仅有600万人次,严重制约了肯尼亚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承接了肯雅塔机场扩建工程,2013年12月3日该工程举行了开工仪式,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甚至还出席了该工程的开工仪式,足见当时对这个工程的重视。该项目计划建设工期为4年,建成以后可以将机场的人流量提升至2000万。
在项目已经建设了三年后,当时的肯雅塔机场人流量已经提升到了1400万人次,肯尼亚政府交通部长以及肯雅塔机场负责人突然单方面宣布终止合同。肯尼亚交通部长给出的理由是,目前肯尼亚机场的客运量已经能够完全满足旅游业的需要,中方提出扩建成2000万人次的规模,容量是更大,但相应增加的维护费用肯尼亚难以承受。
对于这种理由显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要深究违约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当时国际环境,为了阻挠中国继续扩大国际影响力,故意控制媒体抹黑中国,意图扰乱肯尼亚政府的判断。“中国与肯尼亚的合作,是事先设计好的陷阱,肯尼亚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中国制造的债务危机的陷阱。”这是当时肯尼亚最大的报纸《民族时报》的内容,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另一方面,源于肯尼亚混乱的内政,这是乌胡鲁·肯雅塔总统刚当选时推动的工程,未来建成以后就会成为他执政成绩,进一步巩固总统的权力地位,对于这些反对派不可能视而不见,这其中难免少不了反对派的竭力阻挠。
一开始,肯尼亚也是有点自知之明,支付了43亿元肯尼亚先令的赔偿金,剩余176亿肯尼亚先令,却因财政困难一再拖延。在中方一再催促下,肯尼亚居然表示不会偿还剩余的赔偿金,甚至肯雅塔机场负责人还要求中方退回已支付的43亿元肯先令违约金。
2021年,原先扩建一半的肯雅塔机场再次无法满足使用需求,但当时那些为扰乱肯尼亚判断而抛出橄榄枝的国家一个一个消失。肯尼亚只能再次求助中国,对于这种无端毁约的合作伙伴,信任已经大打折扣,继续合作也就意味着将承担更大的风险,但是中方没有犹豫。
中国基建走出国门所面临的困难,同样映射了我国走向国际舞台所面临的困难,这些第三世界国家以及人民对我们矛盾的态度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阻挠、抹黑的举动,中国的崛起在这微妙又残酷的国际环境中艰难前行着,但也是无法阻挡地前行着。
出品丨建筑工程通
合作+丨13302249322